閱書計畫- 原子習慣

彭彭 Pam
5 min readSep 20, 2020

--

焦點在於成為某一種人,而非得到一個結果

前提提要

我是個從小就沒閱讀習慣,看到書會想睡覺,不然就是一直重複看過的內容,而且連看漫畫都會因為不知道順序而看不懂。

想要養成閱讀計畫是因為發現自己需要增加一些知識,偏偏文章類型太過於簡短,影片類型又常常為了吸引觀眾,很難達到很深的內容,因此在希望成為有知識的人前提下,進行了“讀書習慣計畫”,還找了朋友組成兩人讀書會,希望可以互相監督、分享。

第一本書我選擇“原子習慣”,一來好好檢討自己為何一直無法養成閱讀的習慣,二來也可以套用在任何習慣上。

原子習慣講什麼?

建立習慣的方法,從心理層面出發,到實際上的行動,透過每天一點點的累積,讓微不足道的改變像複利計算一樣,滾出強大結果。

建立習慣前,你應該…

找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,真正想做的事,真正想擁有的東西。

身份認同

在養成習慣前,應該想想自己為何這麼做,並想著自己希望成為怎樣的人,為了成為這樣的人,你的行為有沒有符合想成為的這種人

舉我的例來說:

以前 — 我好像需要有閱讀習慣,所以我要讀課外書

結果 — 為了閱讀而閱讀,沒有一次成功

現在 — 我希望成為有知識的人(身份認同)

結果 — 尋找可能增加知識的方式,像是閱讀、上線上課程、與前輩聊天

重點在於系統,而非目標

目標只是短暫改變你的生活,習慣的養成不是任何單一成就,而在於不斷精煉以及持續改善的循環(系統),我們應把焦點放在要成為怎樣的人,而非得到某種結果。

習慣建立之四法則

法則一:讓提示顯而易見

法則二:讓習慣有吸引力

法則三:讓行動輕而易舉

法則四:讓獎賞令人滿足

法則一:讓提示顯而易見

察覺 — 察覺目前生活的習慣,並且記錄下來

執行 — 具體說出習慣要在什麼“時間”和“地點”執行

|例如|我在吃完早餐後30分鐘要在書桌閱讀書/我會在晚上11點在書桌上聽英文廣播

堆疊 — 將新的習慣接在舊的習慣之後

|例如|我在吃完早餐後要閱讀書

情境 — 讓一個習慣與一個情境結合

|例如|閱讀書本時只在特定的區域,工作時只聽同一種音樂

法則二:讓習慣有吸引力

利用綑綁作用讓習慣產生吸引力:結合前面所說的堆疊效果

做完“目前習慣”之後,會做“我需要的習慣”,做完我需要習慣之後,做“我想要的習慣”,目的是將“需要”與“想要”結合在一起

|例如|早上吃完早餐之後,我起來做伸展,伸展完之後,我會閱讀一篇文章

閱讀文章是“我想要的習慣”

環境讓習慣更有吸引力 :

我們所處的文化決定了我們的行為,試著接近想要成為的那些人,而與那些人產生歸屬感,進而影響自己的行為

|例如|我想要成為有知識的人,於是我找了朋友組成讀書會,讓這讀書會影響我的習慣,我也會期望在讀書會中別人會對我讚美

總而言之,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,習慣就有吸引力;與負面感受產生連結的習慣就沒吸引力

法則三:讓行動輕而易舉

讓養成習慣變成輕鬆的事,因此需要降低阻力營造環境

|例如|為了要閱讀,把書放在最顯眼位置,把房間燈光調亮

兩分鐘原則:新習慣的開始從兩分鐘開始,進而慢慢提升強度

|例如| 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,先從閱讀書的概要,每天再慢慢增加閱讀時間

(如果一開始就下定第一天閱讀十頁,這樣就會提升習慣養成的阻力)

法則四:讓獎賞令人滿足

立即滿足:當在訓練一個習慣建立時,每次訓練後的滿足感是否立即得到,而這個滿足是否感受得到

追蹤習慣:追蹤習慣是獲得滿足的一種方式,當完成習慣時,則記錄下完成的內容

|例如|昨天讀了10頁,今天讀完20頁,讓自己看到進步的軌跡

以上四個法則,引導大家習慣的養成,最終習慣養成的核心價值還是:達到身份認同

行為往往反映身份認同,你的所作所為暗示了你是怎麼樣子的人

讀後心得

以往閱讀有關習慣養成相關資訊,都偏在“工具型”指導,像是,你應該要做什麼、不要做什麼,但往往背後缺乏了“為什麼”,為什麼我想要擁有這樣的習慣,為什麼這個習慣對我來說很重要。

原子習慣將習慣養成視為身份認同建立的過程,因此在這建立習慣過程中,不是建立在我是否會“成功”或“失敗”,而是建立在身份的建立、維護,使大眾在養成習慣中,不覺得是種考驗,而是種自我學習成長,學習成為想成為的心中理想型態。

Murmur

前幾天和朋友吃飯,他說他有一個國中朋友,曾經在國中時帶頭爽約話劇排演,而當時我朋友是話劇的導演,因此在我朋友眼中,他是個不負責任的人,之後,這位國中朋友在學測考上了台灣大學,到了大三又因為不喜歡讀的科系而重考,結果上了某學校醫科。朋友說,他不得不嫉妒他,因為我朋友覺得他不配那樣的成就,我想這樣的忌妒心,真的存在生活周遭。

於是我給了他建議,我說,如果你覺得他是個不負責任的人,那就不要繼續跟他來往,不要關注他的生活,不要跟他出去見面,你是個負責任的人,可以去選擇和負責任的人做朋友,尋找相同價值觀的人、事、物才是除掉嫉度心的方法。

如果習慣接受某類消息、某類情緒,久而久之,自己也會變成傳達某類消息和某類情緒的人。就好像一旦讓小錯誤發生,大錯誤就不遠了…

看更多…

閱書心得

[人際關係]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

[商業理財]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

[自我成長]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

[自我成長] 原子習慣

[管理與領導] 教練<價值兆元的管理課>

實習紀錄

BenQ 明基數位行銷實習的日子 — 經驗分享

交換生活

在維也納一年生活費

在維也納當交換學生也能打工?

其他

四年我讀了三所大學

註:20200920 18:04

--

--

彭彭 Pam

實習|閱書|行銷|交換生活 IG @pengpengnagging